
豐姿綽約,婷婷玉立 [加拿大會員劉慧琴撰寫]
當溫哥華已是金秋季節,沙漠之城的拉斯維加斯依然艷陽高照,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今年則更是平添幾分熱鬧,中秋之夜來自世界各地的近一百名女作家代表著兩百多名會員聚集在這裡共度中秋,共慶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成立20周年,共同研討女性文學的書寫。
為主辦這屆雙年會,由美國著名華裔女作家、第十屆雙年會主辦人吳玲瑤和美國《紅杉林-美洲華人文藝》主編呂紅主編的《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作品精選》,分別由台灣秀威資訊出版公司、河北教育出版社發行繁體字版和簡體字版。 書中囊括海外知名女作家的精彩佳作,八十多位入選作者皆附有簡介,幫助讀者了解海外女作家的創作力。此書是向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海外華文女作家二十周年年會」獻禮,亦是關注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的研究者重要的文本參照。 首屆「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評審會,為海內外學者、評論家熟悉海外女作家作品建立起了兩岸與海外華文女性創作和評論雙向交流的橋梁。
9月15日研討會上有兩岸三地的學者評論家出席,包括世界日報副刊編輯吳婉茹,湖北作協主席方方。在研討會上發言的有方方〈女人的心沒有家園〉,程明琤〈女性書寫的哲學意涵〉,趙淑敏 〈女性書寫的往世今生〉,鮑家麟〈中國近代以前的女性書寫〉,徐學清〈加拿大華裔女性之書寫成就〉。近年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委員會一直關注海外女作家的創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副總編、女性文學專家譚湘作了〈花團錦簇,華文女性文學寫作豐收〉發言,由她領隊的中國女性文學專家二十多人出席了會議,部分專家、學者作了發言,有林丹娅〈坐看雲起—關於海外華文女性的傳說〉,喬以鋼〈大陸女性文學學科建設〉,林樹明〈大陸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及作品的翻譯与傳播〉,錢虹〈文學與性别研究〉,喻大翔〈海外華文女作家文學之成就〉等。各位學者、專家的演講從古今中外各個方面引證、闡述了女性文學的存在及發展,為當今女性文學的創作、研究繪畫出一幅前景廣闊的藍圖。雖然限於時間,會議未能就專家、學者的發言展開充分的交流與探討,但相信這次研討會將會為今後海內外女性文學的進一步發展與研究開啓了另一扇大門。研討會最後在詩人、散文家喻大翔教授即席賦七絕的掌聲中畫上句點。
海外河山醉檳榔
拉斯採貝齒留香
婷婷玉立椰林色
果到金秋萬里黃
大會的最後一天,9月15日上午會務會議,副會長吳玲瑤接棒成為新一屆會長,選出石麗東為副會長,籌辦2010年在台北召開的第十一屆雙年會。加拿大大華筆會及華人筆會顧問林婷婷被推舉為新一屆副秘書長。
出席這次會議的加拿大學者有約克大學徐學清教授,作家林婷婷、葛逸凡、王海倫、劉慧琴、談衛那等。林婷婷、葛逸凡、王海倫、劉慧琴的作品入選《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奬》。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第十屆大會圓滿落幕
幽默暢銷書女作家吳玲瑤日前當選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長,副會長為來自休士頓的石麗東。來自舊金山灣區的吳玲瑤表示,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愈辦愈好,會員從創會時的十多人已增長至兩百多人。她表示,協會非常國際化,來自各地的女作家參加踴躍。
新任副會長石麗東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她表示,計畫下一屆(第十一屆,即2010年)年會在台灣舉辦,並且可望獲得她的母校政治大學中文系的全力支持。
從舊金山前往參加本屆年會的成員頗多,包括周芬娜、黃安瓊、呂紅、劉渝、陳謙、陳永秀、楊芳芷、葉文可、胡為美、章瑛、喻麗清、張燕風、茅曉瑋、吳唯唯等。此次年會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女作家,包括東南亞、歐洲的法國與德國、加拿大等,非常具有國際化。很多女作家也趁此機會以文會友,大家爭相合影留念。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OCWWA)第十屆大會於美國拉斯維加斯Bally’s 大旅館盛大舉辦,來自於全球各地的華文女作家約120位女作家與作家之友,齊聚一堂,負責今年大會的吳玲瑤表示,儘管今年經濟不景氣,但是大會卻籌得相當份量的捐款,是歷來最高的一次,特別要感謝負責財務的會友黃安瓊。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今年適逢成立20周年,第一年在知名的女作陳若曦家中成立,目前已成長茁壯,剛卸任的會長周芬娜表示,來自舊金山灣區的她擔任副會長與會長的過去四年之中,增加了六十多位新會員,文學姐妹陣營擴展且參與度大增,與矽谷的高科技社團會員之成長剛好呈反比。
今年年會從15到16日舉辦,15日探討「女性文學」,分別從「女性書寫成就」、「女性文學研究」,以及女性文學研究座談會,來探討女性文學等面面觀。來自中國各地的文學創作、研究學者、編輯與出版社長等15位貴賓團,提供多份分析女性文學的研究報告與觀察。16日則選舉正副會長與新舊任交接,並進行會務、財務報告與討論章程等。
會員們也感謝世界日報於80年代為她們一解鄉愁,同時也感謝世界日報副刊與家園版讓他們有一片園地,可以發表在海外的生活點滴與文學創作。世界副刊編輯吳婉茹也特別從台灣到拉斯維加斯年會現場,主講「副刊的編輯與台灣副刊」;世界新聞網營運總監高蘭馨也應邀主講新興的網路部落格,題目是「世界部落格---美麗新世界」。
參加本次年會活動的女作家們也顯現多才多藝的一面,有的會員表演肚皮舞與中東舞,也有的表演歌劇。作家喻麗清策劃了一場別出心裁的新詩朗誦,以及作家張純瑛收集了「追憶似水流年---對照認人遊戲」的多幅會員年輕時照片,讓大家來超級猜一猜,現場笑聲不斷,讓大家留下一段互動且難忘的美麗又年輕的回憶。

海外華文女作協大會 德州兩人出席 [記者王勝璋]
「以文會友」為宗旨的海外華文女作 家協會(OCWWA),第10屆大會於拉斯維加斯Bally’s大旅館舉行的第10屆大會落幕。來自全球各地的華文女作家,也紛紛回到各自居住地。此次大 會,在副會長、幽默暢銷書女作家吳玲瑤與其團隊策劃下,以「婷婷玉立20年,慶祝女性書寫的成就」為主題,風趣中又不失文學味;但也因艾克颶風侵襲德州, 使得原本有多人從德州參加此會的作家,最後只有兩人出席。
吳玲瑤在15日開幕式致詞時首先說:「對於德州作家陳瑞琳、劉緯、錢莉,因艾克颶風無法參加兩年一次的雙年會,感到遺憾…」原本擔任大會司儀的劉緯,則由她的老友章瑛,代她轉達對此次大會策劃人吳玲瑤、前會長周芬娜的致謝與肯定。
在美國最受歡迎的暢銷女作家吳玲瑤,不但在創作上交出好成績,也熱心服務文友,出錢出力,為了辦會數次先到Las Vegas 考察場地接洽有關事宜。
吳玲瑤說, 當她第一眼看到來自河北省、河北教育出版社的譚湘,不禁想哭。因為她不但幫大會出了20多萬字的書「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作品精選」 (集86位得獎會員的厚重著作得以面市),並且準備了精美禮物送給大會會員。此外,她也感謝此次捐款與幫忙者。
被稱讚是深受眾社團與會議歡迎的主講人,以順口溜:「賣豆腐的萬元戶、寫文章的穿破褲」,比喻作家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比例,甚至比不上賭馬之人。
而作家嘔心瀝血的文章,也因時代潮流,變成「誰寫誰看、寫誰誰看」。在幽默之餘,吳玲瑤不忘鼓勵文友們,她說,我們雖然是小眾團體,但因相互支持,彼此心靈卻是豐富的。並且強調坐下來寫,才可以有站起來的機會。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OCWWA)第十屆大會圓滿落幕
【本報記者拉斯維加斯報導】幽默暢銷書女作家吳玲瑤日前當選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長,副會長為來自休士頓的石麗東。來自舊金山灣區的吳玲瑤表示,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愈辦愈好,會員從創會時的十多人已增長至兩百多人。她表示,協會非常國際化,來自各地的女作家參加踴躍。
新任副會長石麗東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她表示,計畫下一屆(第十一屆,即2010年)年會在台灣舉辦,並且可望獲得她的母校政治大學中文系的全力支援。
從舊金山前往參加本屆年會的成員頗多,包括周芬娜、黃安瓊、呂紅、劉渝、陳謙、陳永秀、楊芳芷、葉文可、胡為美、章瑛、喻麗清、張燕風、茅曉瑋、吳唯唯等。此次年會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女作家,包括東南亞、歐洲的法國與德國、加拿大等,非常具有國際化。很多女作家也趁此機會以文會友,大家爭相合影留念。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OCWWA)第十屆大會於美國拉斯維加斯Bally's 大旅館盛大舉辦,來自於全球各地的華文女作家約120位女作家與作家之友,齊聚一堂,負責今年大會的吳玲瑤表示,儘管今年經濟不景氣,但是大會卻籌得相當份量的捐款,是歷來最高的一次,特別要感謝負責財務的會友黃安瓊。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今年適逢成立20週年,第一年在知名的女作陳若曦家中成立,目前已成長茁壯,剛卸任的會長周芬娜表示,來自舊金山灣區的她擔任副會長與會長的過去四年之中,增加了六十多位新會員,文學姐妹陣營擴展且參與度大增,與矽穀的高科技社團會員之成長剛好呈反比。
今年年會從15到16日舉辦,15日探討「女性文學」,分別從「女性書寫成就」、「女性文學研究」,以及女性文學研究座談會,來探討女性文學等面面觀。來自中國各地的文學創作、研究學者、編輯與出版社長等15位貴賓團,提供多份分析女性文學的研究報告與觀察。 16日則選舉正副會長與新舊任交接,並進行會務、財務報告與討論章程等。
會員們也感謝世界日報於80年代為她們一解鄉愁,同時也感謝世界日報副刊與家園版讓他們有一片園地,可以發表在海外的生活點滴與文學創作。世界副刊編輯吳婉茹也特別從台灣到拉斯維加斯年會現場,主講「副刊的編輯與台灣副刊」;世界新聞網營運總監高蘭馨也應邀主講新興的網路部落格,題目是「世界部落格---美麗新世界」。
參加本次年會活動的女作家們也顯現多才多藝的一面,有的會員表演肚皮舞與中東舞,也有的表演歌劇。作家喻麗清策劃了一場別出心裁的新詩朗誦,以及作家張純瑛收集了「追憶似水流年---對照認人遊戲」的多幅會員年輕時照片,讓大家來超級猜一猜,現場笑聲不斷,讓大家留下一段互動且難忘的美麗又年輕的結尾。

海外華文女作協 石麗東任副會長 [記者王勝璋]
石麗東畢業於台灣政大新聞系,在休士頓大學研習西洋歷史及政治課程,曾在中央社及休士頓郵報資料中心資料部任職。她所創作的「移植金山的一株蘭」曾獲得中央日報主辦的海外華文創作獎。
石麗東與劉緯、陳瑞林、錢莉三位女作家原定在14日搭機前往拉斯維加斯參加盛會,因艾克颶風影響,休士頓所有班機停飛,使得她們原訂計劃被迫取消。石麗東因正好有友人開車到聖安東尼奧,經過幾番折騰才趕上此會。
因在休士頓華人社區組織過多次文藝活動,也熟悉西方媒體的運作,石麗東感到「傳遞中華文化的使命感」。她說,願提供多年來累積的人脈關係,做為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與主流社會溝通的橋樑。她也已著手計畫兩年後在台灣舉行的年會。
文壇盛會:逾百名女作家與評論家聚會拉斯維加斯 [呂紅]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是海外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文學社團,會員網羅海外所有著名女作家,從最初以台港赴美留學生爲主體,近些年大陸新移民作家創作勢頭正旺,也逐漸成爲協會的新生力量。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20週年年會9月14至16日在拉斯維加斯的貝利大旅館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家與兩岸三地的學者評論家逾百人與會。著名女作家、湖北作協主席方方演講「女人的心沒有家園」,研討的主題有:程明琤「女性書寫的哲學意涵」,趙淑敏演講「女性書寫的往世今生」,鮑家麟演講「中國近代以前的女性書寫」、徐學清演講「加拿大華裔女性之書寫」、《世界日報》副刊主編吳婉如演講副刊編輯之意義、譚湘「花團錦簇—華文女性文學寫作豐收」,林丹婭「坐看雲起—關於海外華文女性的言說」,喬以鋼「大陸女性文學學科建設」,林樹明「大陸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及作品的翻譯與傳播」,錢虹「文學與性別研究」,喻大翔「海外華文女作家文學之成就」等。
大會主辦人爲著名幽默女作家吳玲瑤。她深有感觸地表示,要辦好一個會,群策群力很重要,感謝我們最好的團隊,以及常常有會員自動問有什麽可以幫忙的,其情可感。要致意的人太多了,周芬娜、餘國英、黃安瓊、張純瑛、張鳳,會員審查小組孟絲、陳漱意、陳永秀、張燕風今年特別辛苦,因爲有更多人申請,還有呂紅、喻麗清、簡宛、小郎、唯唯、艾玉、蓬丹、劉緯、石麗東、陳瑞琳、楊芳芷、張棠、王克難、雲霞、陳桅等等在不同方面幫不同的忙,就是大家的努力,才使年會更圓滿成功,一起回顧過去二十年的璀璨光影,共同展望姊姊妹妹們開創的文學新版圖。
會上同時展示了由吳玲瑤和呂紅主編的《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作品精選》。此文集將優秀作品彙聚,以別致典雅大氣之美同步在大陸、香港、臺灣和美國等兩岸四地精彩鋪展,分別出版繁體字版和簡體字版;《香港文學》選發多篇美文及評論;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華文文學》予以推介、《名作欣賞》推出賞評專輯,異彩紛呈、生機流溢,廣爲讀者欣賞與評論家深刻點評,並在海外華文女作家歷史上留下奪目光環與鮮明印記!
海內外眾多文學社團、報刊及出版機構負責人發來賀函。譬如《名作欣賞》主編原琳、執行主編王紅旗致函表示:“欣聞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召開二十週年年會,我們謹代表名作欣賞雜誌社、名作欣賞世界女性文學編委會向大會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協會成立二十年來,你們以極具特色的組織和號召力,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團結和吸引了一大批有志於華文文學創作的優秀女作家,推出了許多具有較高水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傳承並發揚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和精神原典,傳遞著中華民族和平、善良、積極奮發、百折不撓的精神,張揚著大中華的偉大凝聚力,爲世界華文文學事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
據悉,本屆年會是建會以來參加人數最多的一屆,除了會員發言、多位嘉賓演講以及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委員會十多名資深女性文學研究專家與會。還由資深詩人喻麗清、卓以玉、王渝、濮清、謝馨、唯唯等詩歌朗誦。張純瑛將文友玉照製成幻燈片,以“追憶似水流年”爲主題讓文學姐妹回顧分享。正副會長交接、第九屆會長周芬娜卸任、吳玲瑤正式接任第十屆會長。並經過投票選舉,推選出新的副會長石麗東以承擔下屆雙年會的籌備工作。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創會20周年 拉斯維加斯舉行年會 吳玲瑤負責主辦
今年是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創會20周年紀念,這次年會經過全體會員投票通過,選擇在拉斯維加斯(Las Vegas)的貝利大旅館(Bally's Hotel)舉行,時間是9月14至16日。負責主辦大會的是在美國最受歡迎的幽默女作家吳玲瑤。吳玲瑤熱心服務文友,出錢出力,為了辦好大會,數次先到拉斯維加斯考察場地接洽有關事宜。
吳玲瑤表示,年會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家齊聚一堂,邀請到兩岸三地的學者評論家出席,包括世界日報副刊編輯吳婉茹,湖北作協主席方方,預期有 150多人與會。研討的主題將有:程明琤「女性書寫的哲學意涵」,趙淑敏演講「女性書寫的往世今生」,譚湘「花團錦簇—華文女性文學寫作豐收」,林丹婭「坐看雲起—關於海外華文女性的傳說」,喬以鋼「大陸女性文學學科建設」,林樹明「大陸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及作品的翻譯與傳播」,錢虹「文學與性別研究」,王劍叢「幽默文學之研究與提倡」,喻大翔「海外華文女作家文學之成就」等,會後作家們同遊大峽穀。
吳玲瑤指出,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現在有兩百多會員,每個會員在寫作上都有獨特的風格與成就,知名作家不勝枚舉,會員涵蓋全世界各國;包括吳玲瑤、曹又方、陳若曦、平路、張翎、喻麗清、李黎、張翎、簡宛、陳漱意、朱小燕、周芬娜、林婷婷、平路、韓秀、趙淑俠、趙淑敏、葉文可、卓以玉、池元蓮等,在華文寫作界都有相當的名氣和影響力。
吳玲瑤表示,以往聽到「海外」、「華文」、「女作家」幾個名詞聯想起來都可能有邊緣、受歧視、弱勢的經驗,流放到海外無論是自願或被動,故鄉的失落總是悲情與無奈,但是一個有組織的「協會」使這幾個相連在一起的詞句產生了力量,提振了聲勢,藉著這樣一個團體,女作家的生活心境,像找到一個交流的管道,領受相當的陶冶,也引發了深刻的共鳴,海外女作家們浪跡天涯的感懷,在沒有文友切磋琢磨以前,寫作的甘苦也只能留給自己午夜夢迴去反思,如今經常有機會以文會友,把寫作的歷程串成可以共用的經驗。
女作家協會消息
【大紀元9月6日訊】今年(2008年)是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創會20 週年紀念,這次的年會經過全體會員的投票通過,選擇在 Las Vegas 的Bally’s Hotel舉行,時間是二00八年的九月14-16日,負責主辦大會的是在美國最受歡迎的暢銷女作家吳玲瑤,不但在創作上交出好成績,也熱心服務文友,出錢出力,為了辦會數次先到Las Vegas 考察場地接洽有關事宜。
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家將齊聚一堂,還請了兩岸三地的學者評論家出席,包括世界日報副刊編輯婉茹,湖北作協主席方方,預期有一百無十人與會。研討的主題程明琤[女性書寫的哲學意涵],趙淑敏演講 [女性書寫的往世今生],譚湘[花團錦簇,華文女性文學寫作豐收],林丹婭[坐看雲起—關於海外華文女性的傳說],喬以鋼[大陸女性文學學科建設],林樹明[大陸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及作品的翻譯與傳播,錢虹[文學與性別研究],王劍叢[幽默文學之研究與提倡],喻大翔[海外華文女作家文學之成就]等,節目相當精彩豐富,會後作家們同猶大峽穀。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現在有兩百多會員,個個在寫作上都有其獨特的風格與成就,知名作家不勝枚舉,會員涵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德國、荷蘭、捷克、法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文萊、比利時、丹麥、英國、日本等國,包括吳玲瑤、曹又方、陳若曦、平路、張翎、喻麗清、李黎、張翎、簡宛、陳漱意、朱小燕、周芬娜、林婷婷、平路、韓秀、趙淑霞、趙淑敏、葉文可、卓以玉、池元蓮等,再華文寫作界都有相當的名氣和影響力。
這個會創辦於一九八九年夏陳若曦可以俯視金門大橋上霧氣濛濛美景的柏克萊家中,琦君、陳若曦、喻麗清、於梨華、陳少聰、程明埩、簡宛、羅珞珈、翔翎、荊棘、葉文可、劉安諾、胡為美、楊秋生、卓以玉、胡英音、戴小華、陳中禧、李淑儀、伊犁、吳玲瑤共二十一人,算是創始會員。
第二屆會議我們原本期待於梨華來辦,選好了楓紅的十月到紐約上州談文論藝賞楓紅。後來是吳玲瑤沒有經手任何經費的情況下,在洛杉磯辦的。接辦第三屆年會的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戴小華,在海外繞了一圈,第四屆由紐約回台灣定居的曹又方於一九九五年在臺北辦會,接著又回到加州,轉北卡,到加拿大,又去了德國,上海,今年回到美國,大家投票在會議之都Las Vegas 舉行。
經過近二十年的篳路藍縷,海外女作家協會已經成長得亭亭玉立,是海外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文學社團,會員網羅海外所有著名女作家,每一位成員都可以比喻成一枚星辰,孤獨地在暗暗的天際放著各自的光,何其樸素而堅定的意念在書寫著,二十年來的成就照耀星空,明明閃閃五光十色,交織出萬紫千紅的奇景。
以往聽到「海外」、「華文」、「女作家」幾個名詞聯想起來都可能有邊緣、受歧視、弱勢的經驗,流放到海外無論是自願或被動,故鄉的失落總是悲情與無奈,但是一個有組織的「協會」使這幾個相連在一起的詞句產生了力量,提振了聲勢,藉著這樣一個團體,女作家的生活心境,像找到一個交流的管道,領受相當的陶冶,也引發了深刻的共鳴,海外女作家們浪跡天涯的感懷,在沒有文友切磋琢磨以前,寫作的甘苦也只能留給自己午夜夢迴去反思,如今經常有機會以文會友,把寫作的歷程串成可以共用的經驗。
經過這些年來的努力,文壇情勢起了重大的變化,海外女作家頭角崢嶸,各有創意,不只人數上揚,內質的超越,以更精緻更壯美,更廣闊的作品自我期許。新人輩出各領風騷,每一個後浪都可能激起更大的浪花,掀起更雄偉的高潮,為海外文壇開繁花結碩果。一波接一波的傳承著,演變到如今幾乎是個女作家當道的時代,報張雜誌書市,處處都是女作家的作品。如果從數量來看,女作家要超過另一性,大部分買書的人是女性,她們偏愛女作家的作品,女性文學吸引文學女性,走進第十個雙年會,讓我們一起歡慶且期待更美的豐收成果。
大會前言
一群有理想有才華的女性雖然遠離故鄉,但未曾放下手中創作的筆,孤獨地在暗暗的天際放著各自的光芒,抱持樸素而堅定的意念在書寫著,這些年來的成就照耀星空,明明閃閃、五光十色,交織出萬紫千紅的文學天空奇景,文學成為大家共同的志業。雖然姊妹們散居世界各地,但心靈相通,互相扶持相濡以沫,以文會友組織了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
要多少才華與熱情,才能成就這樣一個社團?今年是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創會二十週年紀念,一個值得歡慶的日子,這些年來經過歷屆會長的努力以及會員們寫作上的成就,使這個會累積了相當的人氣名氣,成為海外最有影響力的文學團體之一,版圖也從美國發展到世界各地,幾乎囊括了海外所有知名女作家,文學姊妹們一直以此會為榮,秉持著聯絡感情,交換寫作經驗,促進文學發展與交流的理念,聲名遠播會員不斷成長。
兩年一次的溫馨盛會是大家所期待的,文學姊妹歡喜相逢,笑語寒喧,[婷婷玉立二十年,慶祝女性書寫的成就]是會議的主題,由我接下承辦2008年大會重任,這些日子以來心頭無時不縈繞著辦會的事,一直為此忙著,數千小時的投入,數不清的email來往,就是希望能有個溫馨週到有意義的會,讓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為文學許下更美好的願景。基於愛這個會,我們的籌委會不持勞苦,心中隨時以會員的最高利益為念,本著人人平等大家參與的原則服務貢獻,籌備工作整整做了兩年。有不少新的創意,例如為讓會員們有能留下紀念的小物品,特別去訂製了印著會裡Logo的書包,設計了美麗的Polo Shirt,鑰匙鏈,永久名牌和打上我們網址的Lanyard,這些東西很實用,又讓大家有機會展現以OCWWA為傲的機會。今年與會的會員人數又增加了,表示海外女作家協會日益壯大,越來越受歡迎,一棒一棒傳承下去,一屆比一屆精采是大家樂見的,滿是喜悅、光彩和感恩,細心的人能看出策劃者的付出和辛勞,體貼和用心。
雖然2008年有許多負面的經濟消息,大會卻籌得相當份量的捐款,因此可以把會辦得更有尊嚴,不必因求人而受制於人,這一直是女作家協會想達到的理想。重新製作網頁收到來自各方的稱讚,歡迎大家隨時上網去看看,有新會員或開會資訊等都隨時更新,網站 www.ocwwa.org。
二十週年的紀念文集徵來了二十多萬字,我們為此事來回奔走,如今得以分別在海峽兩岸以繁體字和簡體字出版,感謝河北教育文化出版社的和台灣威秀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巨資投入,使這本有86位得獎會員的厚重著作得以面市,共同實現了這一壯麗的夢想。選擇在美國Las Vegas開會,是大家投票的決定,這沙漠中興起的賭城其實也是會議之都,各種專業人士每年定期在此開研討會,它除了五光十色之外,也有湖光山色,開會之外也希望大家好好玩玩,相信是芬芳盛宴,暖暖的人情流動,彼此成為知心好友。
我們會裡人才濟濟,能寫能講,研討會儘量是大家一起參與,當然也特別在歡慶女性寫作成就的主題上,請了海內外學者專家給我們點評祝賀。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委員會一直對海外女作家的作品十分關注,有許多學者文評家都曾為我們會裡作家寫過評論文章,正巧有美洲之行,領隊譚湘女士費了不少心力使我們能在Las Vegas相會,真高興迎來這樣難得的遠道貴賓,希望這是開啟一扇文學交流之門的開端。
要辦好一個會,群策群力很重要,感謝我們最好的團隊,以及常常有會員自動問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其情可感。要致意的人太多了,周芬娜、余國英、黃安瓊、張純瑛、張鳳,會員審查小組孟絲、陳漱意、陳永秀、張燕風今年特別辛苦,因為有更多人申請,還有呂紅、喻麗清、簡宛、小郎、唯唯、艾玉、蓬丹、劉緯、石麗東、陳瑞琳、楊芳芷、張棠、王克難、雲霞、陳桅等等在不同方面幫不同的忙,就是大家的努力,才使年會更圓滿成功,一起回顧過去二十年的璀璨光影,共同展望姊姊妹妹們開創的文學新版圖。

女人的天涯——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作品精選
今天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海外,女性作家均如雨後春筍,茁壯成長,其人數之多,直追男性,乃或超過男性。這不獨是人類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事件,也是人類歷史上女性創造力獲得解放的重大標誌。不但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和東南亞各國的華人文學創作均成就斐然,歐洲、美洲、大洋洲和東北亞各國的華文文學創作也都湧現了大批廣有影響的華文作家。其中女作家的創作尤令人歎爲觀止。她們不但實力雄厚,創作的體裁多樣,題材也十分豐富。這個本子所選的皆爲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獲獎的作品,其中既有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也有許多文壇新秀的創作。她們或寫名山大川,異域風情與文物;或寫人生夢想,家庭瑣事與兒女情愛等等。內容與形式均豐富多彩,琳琅滿目。儘管個人寫作風格各異,卻無不表現出女性作家的某些共有特點。
該書是“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的獲獎作品精選集,由海外散文名家吳玲瑤、呂紅女士擔任主編。精選集幾乎網羅了海外所有著名的華文女作家。該書爲國內學者、評論家熟悉海外華文女作家作品提供了機會,搭建起了中國與海外華文女性創作和評論雙向交流的橋梁。同時,每位元元獲獎作品前的作者介紹,也會讓更多的讀者瞭解海外女作家創作實力,是更多關注海外華文文學創作的學者、專家研究女性文學主要的文本參照。
萬紫千紅“秋”滿園 ___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二十周年年會側記 [ 麻州 依娃 ]
今年的九月十四日,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中秋佳節,卻也是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亭亭玉立二十年”周年年會的日子。我是剛剛入會的新會員,帶著忐忑不安又興奮不已的心情,從波士頓經過五個多小時的飛行後,抵達美國最西端的賭城拉斯維加斯。
“呂紅!呂紅!”
在機場熙攘擁擠的人流中,我一眼認出來長髮飄灑在腰際間,體態苗條眉目清秀,戴著眼鏡的呂紅。其實,我們“認識”有兩年多了,有不少的電子郵件相互來往。我讀過她的<<女人的白宮>><<美國情人>>,還有不少電影評論和一些文學理論文章。這個頭中等,頗顯消瘦的女子可不太一般,一手不斷地創作小說隨筆,一手主編一本風格上承的純文學雜誌<<紅杉林___美洲華人文藝>>,這年頭辦文學雜誌和自尋慢性自殺的感覺差不多,經費緊張、勞神費力、訂戶有限,還要組稿、效對和發行。上半年,呂紅和吳玲瑤共同主編了爲這次年會的獻禮作品<<女人的天涯_____HRE STORY>>,來自北美、加拿大、法國、菲律賓等地八十多位作者,近四十萬字的散文集,彙集編排,聯繫出版,其中的艱辛勞動就自不必多言了。看看眼前人的體形就知道了。
“哎呀!依娃。我們通信那麽久了,終於見面了。”
“我一眼就看見你的長頭髮了。”
兩個年齡相仿的女人就在機場大廳如久別的情人般緊緊擁抱在一起,這情義來自彼此的文字。呂紅的笑容、口音即刻讓我消除了原有的那份兒戒備心和距離感。可是她顧不上和我多聊,因爲她要盡地主之意,去接從國內趕來的女作家方方。
在女作家年會接待組的房間,我第一次見到著名幽默女作家吳玲瑤。在這之前,我拜讀過她的<<幽默的女人>><<快樂的女人>><<生活麻辣燙>><<生活放輕鬆>>等等,也在電話上多次聽到她有一點沙啞的、缺乏女性嬌柔的聲音。看到她時,她沒有戴眼鏡,所以看人象瞪人似的。她正忙得滿頭大汗、手忙腳亂。可能爲了免去穿鞋帶來的腳酸腿疼,她乾脆赤著腳丫子。七、八個女作家嘰嘰喳喳包圍著她問著問那,她伶牙俐齒不厭其煩地解答著,手裏又不停地給衆人發派會議紀念品。
身爲主辦人,吳玲瑤爲這次會議盡心盡力,並個人捐出五千美元,用於會務開支,令人感動,只有深愛寫作的人才會爲一次文學聚會奉獻這麽多。玲瑤個頭不高,性格卻豪爽大方,像個江湖女大俠。我們僅僅通過一次電子郵件後,就簽名寄贈給我文集<<生活放輕鬆>>,每次電話上總毫不吝嗇地誇讚我:“你寫得好好,讓我好感動喲。”我是新人,寫齡沒有幾年,姑且把這些話當成是“文壇老前輩”的鼓勵鞭策。玲瑤的幽默自成一格,嘻人笑己,恣意汪洋,常常讓人禁不住哈哈大笑、捧腹大笑、捂著嘴笑(如我這種牙齒不整齊者),想起來還笑。難得的是她總是從日常生活小事入手,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影子,讓我們體會生活幽默快樂的一面。記得最好笑的,她聽說騎馬能減肥,她就騎了一個月馬後,的確減肥了,馬瘦了五磅。玲瑤的文中常有數段通俗易懂琅琅上口讓人笑得噴飯的順口溜,真不知是她收集的還是自創的。拿中年女性開玩笑的有:“後面看著想犯罪,正面看著要撤退,前面看著要自衛。”“不化妝不好看,畫了妝還是不好看。”我也試著給她編了一首,讓常惹我們笑的人笑笑。
頭髮朝天大爆炸,
眼睛瞪人像燈籠
開口說話連珠炮,
把你笑死不賠錢。
女作家的聚會,中秋佳節的團圓。主辦人晚宴選擇的地點也費了一番心思,蘭香苑海鮮酒家,一聽就頗有女人氣有詩情畫意呢。我和久聞大名的韓秀、張鳳等坐一桌。我常常在世界周刊上看讀韓秀的專欄,語言乾淨,文情並茂,總是給人留下深長的回味,卻是只閱其文不知其人。坐在對面還不知這位身著黑衣,別一枚別致的胸針,言語不多,坦然自若的人便是韓秀了。和張鳳通過電話,也是第一次見面,她的哈佛系列就擺放在世界書局最顯眼的地方,<<哈佛、哈佛>><<哈佛心影路>><<一頭栽進哈佛>>等等,她也是和餘利華、吳玲瑤、陳若曦等較早介紹到國內的海外女作家之一,並曾主辦上百場文學學術演講和交流活動,還是一手養大三個孩子的母親。十一個人坐一桌雖然擁擠了些,卻熱鬧開心,一道道好菜不斷端上來,有錦繡大拼盤、西湖牛肉羹、核桃蝦球、貴妃雞等,可是這時又有許多新會員上臺做自我介紹,有呂紅、唯唯、杜丹莉等,真讓人不知是先看才女佳人還是先品嘗熱氣騰騰的美食靚湯。
晚宴的間隙,一位五十出頭,衣著樸素,不施脂粉,有著濃眉大眼的女子走過來,一把抓住我的手,眼睛打量著我,那麽歡欣,好像是遇到似曾相識的老朋友。
“依娃,今天見到你太高興了,我叫典樂。”
典樂,雖然不是大名鼎鼎,但我是記得她的名字的,前不久還在世界副刊上看到她寫的<<怒吼的黃河__記壺口之行>>,壺口瀑布恰恰是我今夏剛剛和小兒旅遊過的地方,我還記得前幾年有一個署名周典樂的寫紀念父親母親的文章,點點滴滴,情真意切。
“典樂,你就是贊助第一屆華文文學獎的周典樂嗎?”
三年前,<<世界日報>>世界副刊舉辦了“第一屆新世紀華文文學記憶文學獎”,由周典樂姐弟三人和另一位贊助人(過後我要打聽清楚他們的名字,記錄在這裏)共同捐助一萬元美金,用於審查來稿和給獲獎者發放獎金獎牌,以此鼓勵海外華人華文創作,以傳承中文薪火,讓它在異國他鄉燒得更旺更紅更久遠,流傳下去。一萬美金是什麽數位?中薪階層三四個月的工資。去買幾套義大利家具不好嗎?全家歐洲深度遊不好嗎?買塊五個火柴棍的勞力士戴戴不好嗎?過後聽人說,典樂自己並非富人,現在任網路設備公司材料採購主管,丈夫也不是闊佬,如果不是對文學的一份真愛,怎麽會心甘情願付出那麽多?看過報紙,有幾個人會記得一個文學獎的贊助人,她所求的就是內心的那份滿足和快樂吧。
“ 依娃,我把你的<<鍋盔、煎餅、石子饃>>剪下來,看一遍,哭一遍,過一段時間,再看,再哭。還有你寫爸爸的那一篇,好感人,我都留著......”
我和典樂四手緊緊相握在一起,我感激、感動的不知說什麽才好。她所提及的幾篇作品,已是我四年前在世界副刊上發表過的了,也是我自己的心愛之作。不曾想過,會有人如此有心還記得這麽清楚,還愛惜地剪下保存。做爲一個寫作者,除了寫出的作品令自己比較滿意外,有一兩個知音的心靈共鳴、同泣同淚,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回報了。看著典樂真誠的目光,熱淚盈滿我的眼眶,我生長在大陸,她來自臺灣,可是文字讓我們溝通交流。原來,人不相識卻是可以相知相惜的。
“主編問我,對評選結果滿意不滿意,我說依娃得獎我就滿意了。”記憶文學評獎,來稿三百多件,由資深作家廖玉惠、楊超等三位出任評委,以無記名打分方式,我僅得到佳作獎。可是今天見到文學獎的贊助人之一典樂,她一番懇切熱忱的話語卻是頒給我無價的大獎,鼓勵我提醒我今後的寫作路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好好走。還是那句老生常談:只有先感動作者的東西才能感動別人。
海外女作家協會從二十年前的十多人,發展到了今天的兩百多人,在海外華文創作中頂起了半邊天,紅袖不讓須男,可謂風景這邊獨好。參加這次年會的有筆耕不輟幾十年,著作等身的老作家,如趙淑敏、王克難、韓秀、喻麗清、張鳳等,也有文風成熟創作正健的中年作家,如周芬娜、吳玲瑤、張純瑛等,也有如我輩者,小荷才露尖尖角,剛出版了第一本書,就被吸收進這個文學姊妹姹紫紅爭相競豔的大家庭裏。坐在她們中間讓我感覺自己又渺小又幸福,還有幾分驕傲呢。
不用人介紹,我一看就認出坐在最前排,衣著得體講究,略施粉黛,氣質出衆,散發著書卷氣的女子變是大名鼎鼎的趙氏兩姊妹之一的趙淑敏了。這幾年,我常在世副上看到她的散文作品,大氣深沈,自成一格,令人欽佩。可是我沒有上前打招呼,我怕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大學者大教授自負傲慢、拒人千里。不想她宏亮乾脆的聲音和她嬌小玲瓏的身形完全背道而馳,性格更是直率開放,沒有一點點做作虛假。看到那麽多文學姊妹濟濟一堂,她高興地喊:“今天,我們也有惡勢力 了。”惹得衆人哄堂大笑,讓我一下子覺得她是個可愛可親的人。
<<女性書寫的往世今生>>是趙淑敏演講的題目。她做了精心細緻的準備,並把資料列印出來發放給每一個人。她的演講據古論今,觀點新穎,生動活潑,可是遺憾的是剛剛講到一半,因爲時間限制的關係被“趕”下臺,她無怨無怒,優雅離開講臺,靜靜坐下來聽下一位演講人的演講。平等待人、尊人尊己,充分顯示出她多年受西方教育的良好修養。休息時間,趙淑敏情不自禁地和另幾位白髮族高歌引唱:“WHEN WE WERE YOUNG。”“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是那麽美麗......”趙家姐妹天生麗質,文才超群,當年定是引得無數才子盡折腰,就是到了花甲之歲,也是衣著獨特,風采迷人,還可以稱得上“美人”。美與年齡沒有多大關係。
看著無拘無束盡情歡歌的淑敏,真情流露,無掩無飾,率真而可愛,我竟不住擁抱住她,衝動地在她臉上猛啄一口,她趕緊解釋:“還沒拜拜呢,明天還要見面呢。”“我就是想親你呀。”在我的“親吻生涯”中,似乎只有對兒子才會這樣。誰也猜不出,這位紐約高等學府教授最深刻的西安觀光經驗,竟然是吃很多外地人吃不慣的羊肉泡饃,還有邊走邊吃肉加饃烤紅薯,恣意隨性。
在下午的朗誦會上,一位七十開旬,步伐緩慢、梳著整齊燙髮的老太太上臺,她有著一雙大眼睛,年輕時一定迷死不少癡男,現在已經不那麽明亮了,還需要戴上眼鏡兒。歲月沖洗去她的紅顔,時光沁染白了她的雙鬢。老太太?詩?我向來認爲寫詩朗誦詩是二十五歲以下年輕人的事情,羅漫地克風花雪月,我這不老的太太也許多年不讀詩集了。
不想宏亮、圓潤、抑揚頓挫的聲音傳來,這首詩叫<<童年>>......
孔雀毛 又藍 又綠
勾起了 童年 回憶
紫禁城 快樂 相聚
公園裏 留戀 嬉戲
天黑了 忘卻 歸去
孔雀 孔雀
你可知悉
兒時伴侶 散居何地
是否還有那童年的淘氣?
全場上百人即刻變得鴉雀無聲靜如一人,每個愛說話愛聊天的女作家都觀望著她,傾聽著她美妙的詩句,唯恐遺漏了什麽。接下來,她又朗誦了<<初戀>><<思懷>><<來生的來生>>幾首短詩,聲情並茂,如天籟之聲。
卓以玉在北京出生,童年常常在北海一帶玩耍,後來跟隨父母牽移臺灣。她 一口悅耳純正的北京腔,清純而飽滿的感情,如果只是用耳朵聽,我會以爲這是一個剛剛初戀的少女,在如花似玉的年齡,成天愛做夢的年齡,那麽投入那麽真摯。時間可以改變一個女人的容顔,一個女人的腰段,一個女人的步態,卻改變不了一個女人多情善感細膩溫柔的心。
我這不懂詩的人也被她質樸簡潔的詩句,被她用情之至的朗誦感動了,使勁地爲她拍手鼓掌。在休息的間隙,我專門去看老太太胸前的名牌,才知道她就是國際知名的學者、藝術家、畫家、詩人卓以玉教授。卓教授長期在美國大學任教,從事文化事業的社會活動,是美國社會少數以雙語傳播中國文化的傑出的文學藝術家之一,她現在還擔任北師大珠海分校的名譽校長,去年還回去講學和舉辦畫展。
有人爲我介紹卓以玉的<<天天天藍>>,對我們大陸來的人還比較陌生,在寶島臺灣卻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唱。“天天天藍,教我不想他亦難。不知情的孩子他還要問,你的眼睛爲什麽出汗?” 這首《天天天藍》一出來就沸騰臺灣,而作詞人正是卓以玉教授。卓教授在分析自己這首詞時說,有兩個地方自己很滿意:一是“天天天藍”這個題目可以理解爲“天天 天藍”也可以讀成“天 天天藍”;二是詞中勾畫了一個天真的孩子可愛對媽媽的提問“你的眼睛爲什麽出汗?”這個“出汗”用絕了。一個眼睛常常“出汗”的女性才能寫得出這麽簡單上口又深情無比的歌詞吧?
“我叫你卓以玉姐姐吧?”
“我年齡很大了。”
“可是我覺得就應該稱呼你姐姐。”
我張開雙臂擁抱卓以玉,表示對她朗誦成功。
跨越時空·生機流溢——評《女人的天涯——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作品精選》【作者】呂 紅(美國)
古人雲:跋山涉川之任敢辭於艱險。無論寫作、旅行,都像是既美好愉悅而又辛苦跋涉的旅程。翻開這些精彩的篇章,幾乎每位海外女作家都從千山之外而來。從青澀年華到繁花盛放;從短暫的相聚到永久的別離;因荒蕪歲月最長久的堅持,也因海外女作家內心最深切的愛戀,終以文字流傳在記憶之海,鐫刻在時間和生命之舟。
《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作品精選》幾乎囊括了海外所有知名女作家的精彩佳作。比如在海內外文壇影響深遠的陳若曦,其寫作歷程貫穿上世紀中葉社會諸多變遷及各類文學思潮;自年輕時代就滿懷熱忱關注理想中國,從原鄉夢境幻滅到徘徊於異國他鄉,波瀾起伏氣韻跌宕。即便是隨筆散文,亦展現其生命意識中如何從激情噴薄、閱曆世事滄桑到淡泊悠然的個性風采。
旅美女作家李黎,早年初出文壇就頗得錢鍾書、茅盾等名家欣賞,她那些充溢著才識、機敏與情趣的文字,幽微深邃地燭照出世道的不足與無奈,卻又以睿智與曠達展拓著我們的視野與心胸。尤其近作《像我這樣的一個旅人》,其文筆之細膩、灑脫、雋美,令人印象深刻。五洲四海都經歷過,才會煉出一雙眼睛,看得見人生寶藏之所在。
嚴歌苓近年來創作鋒頭很健,是海外文學中的“多産多獎”作家,《天浴》《無出路咖啡館》《一個女人的史詩》等小說作品,皆是名頭響亮。想不到作爲小說高手的她,寫起散文隨筆,卻也搖曳多姿。主人公的非洲記憶五味雜陳,《行路難》讀來生趣盎然,充滿熱帶風情的人間煙火味之中,又不乏社會透視的深層意味。喻麗清的散文擅長表現親情之傷、家鄉之戀、祖國之愛。無論是寫人寫事寫情寫景,都晶瑩剔透、感人至深。譬如這篇《那瓦荷之夢》,形容那些爲夢想堅韌不拔的人兒猶如“隨沙塵吹來的種子,卡在那兒,生長就是使命,其他都是天意。粗礫其外,豐潤其內,正像他們的寫照。”意象奇警,令人讚歎。而讀者粉絲衆多的幽默作家吳玲瑤,融溫厚甘醇於辛辣詼諧之中,將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點染或濃縮成精彩的段子,體現了女作家獨具一格的才情。
在女性文本的字裏行間、文思脈絡,甚至是某些命題都隱約可見現代文學大家的筆觸對華文女性書寫的影響;上個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以至新世紀好幾波留學生文學潮起潮落,亦留下或深或淺的印痕。
喧喧大千,何人不是客?滾滾紅塵,豈有不散的宴席?人生雖聚散無常,而情感終難忘;王渝、趙淑俠、陳少聰、張讓、林湄、張鳳等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彙入婉轉或沈鬱中的思辨,耐人咀嚼;簡宛、丘彥明、孟絲、趙淑敏、王克難、楊芳芷、華純、章緣等感悟於親情友情、人際交往,著力挖掘人在旅途或異邦、或回歸家園的生活層面;而張翎、張慈、呂紅、陳瑞琳、施雨、陳謙、施瑋、融融、胡仄佳、聶崇彬、顧月華等在女性書寫中,涵蓋了更多來自海峽兩岸的留學生與新移民甘苦之經驗,像是觸動了心靈最柔軟的地方。儘管每個女性書寫者都在夢想之路上跋涉,纏繞著情感與理智的得失;不能喘息和放棄的矛盾、那些坎坷經歷和兩難心態,卻分明帶有海外華人的特性、共性及普遍性。
的確,每篇獲獎佳作都以不同視角對宇宙及當下生命之存在做了鮮活細緻的描述;在對更大世界的追尋中,女性的精神世界亦日漸豐富。那些探索社會與人性、體現生命關懷的作品,爲忙碌浮躁、趨於速食和流行文化的現代人閱讀提供了異域女性精神體驗的獨特文本。
爲給海內外女作家和研究學者專家提供最佳交流平臺,自今年初,由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與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委員會聯合策劃的首屆“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評選,吸引了衆多寫作者目光,收到來自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逾百篇來稿。其中既有著作等身聞名遐邇的文壇宿將,亦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寫作新秀,影響之大、參與之踴躍,前所未有。我們十分珍惜這樣的機遇,儘管整個過程花費心血不少,成果之亮麗令人欣慰,足可謂之“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此爲海外女作家頗具規模的群體亮相,亦爲學者評論家熟悉海外創作實力的契機,並將建立起兩岸與海外華文女性創作和評論雙向交流的橋梁。
《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作品精選》將優秀作品彙聚,以別致典雅大氣之美同步在大陸、香港、臺灣和美國等地精彩鋪展,就像奧運開幕式上的徐徐畫卷,讓世界領略優雅東方神韻及現代魅力。【原載】 《文藝報》2008-09-20
《星島日報》專欄女作家 作品入選女性文學獎
「本報訊」自今年初,由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與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委員會聯合策畫的首屆「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評選,吸引了眾多寫作者目光。影響之大、參與之踴躍,前所未有。當徵文啟事發出後,一時收到來自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逾百篇來稿。其中既有著作等身聞名遐邇的文壇宿將、亦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寫作新秀;此為海外女作家頗具規模的群體亮相,亦為學者評論家熟悉海外創作實力的契機,並將建立起兩岸與海外華文女性創作和評論雙向交流的橋梁。
《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作品精選》將優秀作品匯聚,幾乎囊括了海外所有知名女作家的精彩佳作。比如在海內外文壇影響深遠的名家陳若曦,是海外文學中的“多產多獎”作家嚴歌苓, 頗得錢鍾書、茅盾等名家欣賞旅美女作家李黎,和活躍再海峽兩岸的散文大家喻麗清等等,《星島日報》專欄女作家吳玲瑤,呂紅,聶崇彬,融融和嘯塵等人的作品分別入選「新世紀海外華文女性文學獎」,並收錄在《女人的天涯》一書中。儘管每個女性書寫者都在夢想之路上跋涉,紛繁纏繞著絲絲縷縷情感與理智的得失;不能喘息和放棄的矛盾、那些坎坷經歷和兩難心態,分明帶有海外華人的特性、共性及普遍性。
《女人的天涯》每篇獲獎佳作都風格各異、可圈可點;都以不同視角將內心宇宙及當下生命之存在作鮮活細緻的描述;在對更大世界的追尋中,女性的精神世界亦日漸豐滿豐富。那些探索社會與人性、體現生命關懷的作品,為忙碌浮躁趨於速食和流行文化的現代人閱讀提供了異域女性精神體驗的獨特文本。
此書以別緻典雅大氣之美同步在大陸、香港、台灣和美國等兩岸四地精彩鋪展,海峽兩岸出版機構積極運作和大力支持,分別出版繁體字版和簡體字版;《香港文學》選發多篇美文予以推介;國內中文核心期刊《名作欣賞》推出賞評專輯,異彩紛呈、生機流溢,廣為讀者欣賞與評論家深刻點評,並在海外華文女作家歷史上留下奪目光環與鮮明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