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吴玲瑶和吕红主编的《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简体字版和繁体字版分别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台湾秀威资讯公司出版发行。此书将成为2008年9月在美举行的海外华文女作家20周年年会的献礼之作。图为该书简、繁体字版本书衣。

 

镌刻生命之舟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评介(摘要)
吕 红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几乎囊括了海外所有知名女作家的精彩佳作。女性作家作品所呈现的独特风貌,所显露女性的细腻情思,深入幽微的潜意识领域,探索心理变幻,巨细靡遗;有的拗涩幽婉、有的骠悍豪放;有的明快切直中略带诗词传统的感伤色彩;或兼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或蕴含女性特有的柔韧舒缓,或有意无意展现动人的女性书写特质。恰如女性书写的形成,不在特殊语构的选择──或任何共通的律则,而是决定于女性作家的语感,而风格迥异的语感成就了海外女作家们的文体特色。

比如在海内外文坛影响深远的名家陈若曦,写作历程贯穿上世纪中叶社会诸多变迁及各类文学思潮;自年轻时代就满怀热忱关注理想中国,从原乡梦境幻灭到徘徊于异国他乡;从台湾本土关怀、大陆文革经验到域外经验,气韵跌宕充满命运的波澜起伏;即便是随笔散文,亦展现其生命意识中如何从激情喷薄、阅历世事沧桑到淡泊悠然的个性风采。

旅美著名女作家李黎,早年初出文坛就颇得钱钟书、茅盾等名家欣赏,其后小说奖、电影剧本频频奖;散文作品多次被收入“大系”、“年度选集”等等。她那些充溢着才识、机敏与情趣的文字,幽微深邃地烛照出世道的不足与无奈,却又以睿智与旷达展拓着我们的视野与心胸。尤其近作《像我这样的一个旅人》,其文笔之细腻、之洒脱、之隽美,令人印象深刻。

严歌苓近年来创作锋头很健,是海外文学中的“多产多奖”作家,有多部小说赢得了海内外读者的喜爱。《天浴》和《扶桑》、《无出路咖啡馆》、《少女小鱼》、《人寰》等小说作品,皆是名头响亮。想不到作为小说高手的她,写起散文随笔,却也摇曳多姿。

主人公的非洲记忆五味杂陈,《行路难》读来生趣盎然,充满热带风情的人间烟火味之中,又不乏社会透视的深层意味。

喻丽清的散文擅长表现亲情之伤、家乡之恋、祖国之爱。无论是写人写事写情写景,都晶莹剔透、感人至深。

譬如这篇《那瓦荷之梦》形容那些为梦想坚韧不拔的人儿犹如“随沙尘吹来的种子,卡在那儿,生长就是使命,其它都是天意。粗砾其外,丰润其内,正像他们的写照。”意象奇警,令人赞叹。

而读者粉丝众多的著名女作家吴玲瑶,不仅以温厚的心体味人情,以敏感的眼光观察世态,更以她机敏诙谐、娓娓道来。任何事情经她点染都能让人有所会心,开怀大笑后深思而有所得,掩卷回味更哑然失笑。

在女性文本的字里行间、文思脉络,甚至是某些命题都隐约可见现代文学大家的笔触对华文女性书写的影响;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几拨留学生文学潮起潮落,亦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其中丛苏等将战乱间与父辈早年的流亡经历,点点滴滴融入文思,深藏了一份说不清理还乱的痴迷与执著;王渝、张让、林湄、张凤等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汇入婉转或沉郁中的思辨耐人咀嚼;赵淑侠、陈少聪、丘彦明、孟丝、华纯、章缘等感悟于亲情友情、人际交往,着力挖掘人在旅途或异邦、或回归家园的趣味生活层面;而张翎、张慈、陈谦、吕红、陈瑞琳、施雨、施玮、融融、胡仄佳、顾月华等在女性书写中,涵盖更多的来自海峡两岸的留学生与新移民甘苦之经验,像是触动了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纷繁缠绕着丝丝缕缕情感与理智的得失;不能喘息和放弃的矛盾、这也是最令人困惑和心理煎熬的。尽管每个女性书写者都在梦想之路上跋涉,她们的坎坷经历和两难心态,分明带有海外华人的某些共性及普遍性。

将内心宇宙及当下生命之存在作鲜活细致的描述;可谓千姿百态、吒紫嫣红;那些探索社会与人性、体现生命关怀的作品,为忙碌浮躁趋于快餐和流行文化的现代人阅读提供了异域女性精神体验的独特文本。

足可谓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文集不仅是海外女作家颇具规模的群体亮相,更是海内外学者评论家熟悉海外创作实力的契机,并将建立起中国与海外华文女性创作和评论双向交流的桥梁。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序
张 炯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

由吴玲瑶、吕红主编的《女人的天涯——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即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应该说这是世界华文文学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好事和喜事!

华人走向世界的其它国家,走向五大洲四大洋,并非今日始。但各国华人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成绩的历史并不长。大抵都自20世纪以来才逐渐引人注目。如今海外不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华人文学创作均成就斐然,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东北亚各国的华文文学创作也都涌现了大批广有影响的华文作家。其中女作家的创作尤令人叹为观止。她们不但实力雄厚,创作的体裁多样,题材也十分丰富。

这个本子所选的皆为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获奖的作品,其中既有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也有许多文坛新秀的创作。她们或写名山大川,异域风情与文物;或写人生梦想,家庭琐事与儿女情爱等等。内容与形式均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尽管个人写作风格各异,却无不表现出女性作家的某些共有特点。

如吕红在本书《跋》中所说,“女性作家作品所呈现的独特风貌,所显露女性的细腻情思,深入幽微的潜意识领域,探索心理变幻,巨细靡遗;有的拗涩幽婉、有的骠悍豪放;有的略带诗词传统的感伤色彩;或明快切直兼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或蕴含女性特有的柔韧舒缓,或有意无意展现动人的女性书写特质。恰如女性书写的形成取决于女性的语感,而风格迥异的语感成就了海外女作家们的文体特色。之所以艺术成就呈现出斑斓气象,皆因她们之中数十载春秋仍辛勤耕耘、创作不辍。”

世界华文文学作为语种文学,其作者和读者之广大,都足以与英语文学相比美。华语文学伴随中华文化不断成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名家辈出,佳作如云。而由于长期的封建社会,在以往的年代里,女性作家却如凤毛麟角,寥然可数。

直至近代以来,随着封建制度被推翻,妇女走向解放,女性文学才迅速发展起来。今天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海外,女性作家均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其人数之多,直追男性,乃或超过男性。这不独是人类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也是人类历史上女性创造力获得解放的重大标志。其意义之深远,人们实在应有足够的认识。

在中国大陆从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团体主要是世界华文文学学会。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也有部分学者介入这方面的工作。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因开展女性文学的研究,自然也涉及到海外华文的女性文学。

今年女性文学委员会的许多女性学者还将到北美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为了促进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的繁荣,并把有成就的海外华文女性作家推介给国内外的广大读者,所以女性文学委员会与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共同策划设立“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经谭湘女士和吴玲瑶、吕红女士以及各位评委的努力,虽难免会有遗珠之憾,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本精选集,实堪告慰!

我衷心祝愿这本书将为广大读者提供语言艺术增知益智、陶情养性的审美感受,也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海外女性华文文学的发展,并通过她们的作品及所附的生平简介,也更好地认识众多的海外华文女作家!

注:今年9月15日,拉斯维加斯将举行“海外华文女作家二十周年年会”。届时,一批研究海外文学的知名教授专家将亲临盛会。为配合这一盛事,河北教育出版社在8月特此出版了由海外两位知名女作家(吴玲瑶、吕红)所主编的《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